最美武鍋人
周建平,是武鍋能源公司一名有著23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疫情爆發的危急關頭,已接近退休年齡的他,不顧公司領導“勸說”,再三強烈要求給他指派防疫任務。在他的堅持下,公司才最終同意他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他所值守的元寶林社區泰格生態小區,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小區,面積不大卻有多個確診病例與隔離家庭,老舊小區人員復雜,需要處理的各類臨時問題也特別多,執勤任務相當繁重。到崗當天,他便明確了責任分工,負責小區出入口值守,對進出人員、車輛檢查登記、測量體溫等。同時,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了解小區居民健康情況,并按要求完成小區居民情況摸排。
2月17日,他所值守的小區發生突發事件。因有業主了解到小區依然有疑似患者,遂糾集數人欲強行沖卡。周建平同志發揮個人多年營銷工作經驗的優勢,多方溝通,協助社區工作人員處理問題,其間勸回部分業主,保證了社區的和諧與安定。執勤至今,周建平幫忙小區與社區協調,領取防護用品;為隔離家庭送菜、收垃圾、發放藥品;張貼宣傳橫幅標語;聯系藥店加入小區業主群方便業主買藥等;與其他志愿者一起認真值勤,積極與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溝通,多次為社區和物業公司提供優質建議,在方便群眾的前提下嚴格守護小區。 周建平的家距執勤小區3.5公里,附近也沒有同行人員。
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原則,他每天步行上下班,從不遲到早退缺崗,每天從上午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并且每天中飯都是自帶牛奶、面包等干糧,堅決不給社區增加任何的負擔。
最美武鍋人
蔣威,是武鍋能源公司一名80后年輕黨員,也是公司最早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志愿者之一。 武漢封城之初,大量防疫物資積壓倉庫無法及時送達醫院,身為武鍋能源公司志愿者,他主動請戰參與配送行動,將各類防疫物資發放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接到下沉社區的動員令后,他又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家住后湖片區的他,安撫好家中的妻子與剛滿三個月的孩子,克服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難,每天往返30余公里支援社區工作。他嚴格按照社區要求,對所負責的樓棟每天逐戶排查、逐層消殺,配合社區進行物質分配及送達上門等工作;由于老舊社區沒有管道燃氣與電梯,他幾乎每天以手拎肩扛的方式,將沉重的煤氣罐送至居民家門口。
他常常說,我是一名武鍋人,更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他的行動得到了社區領導以及民政局領導的一致贊譽與多次表揚!
最美武鍋人
陳會華,是武鍋能源公司黨群工作部閥門片區護衛隊隊長。 疫情發生之初,身為護衛隊隊長的他,于第一時間加強了閥門片區護衛隊巡防力度,一方面敦促護衛隊員作好自身防護,另一方面嚴格落實人崗輪班、警情報控等制度,竭盡全力確保了護衛片區特殊時段的平安穩定。
自接到公司黨委關于黨員干部職工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號召后,他在做好護衛隊本職工作的同時,又主動請纓,參與到勸業場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同時兼具了防控疫情與民生保障工作,任務繁雜瑣碎。每天,他都是第一個到達工作地點,有序開展封閉卡點值守、健康情況摸排、公共區域消殺、居民生活物資供保等各項工作。
面對高強度工作任務,他克服腰傷舊疾,毫無怨言。下沉社區期間,武漢市公共交通全部停運。面對空曠的城市,他常有不甘,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當聽聞部分志愿者與公司護衛隊員,因為沒有交通工具,出行十分不便時,他再一次站了出來:“我的車有通行證,我來送你們!”于是,除了完成好繁重的下沉社區任務與護衛隊日常工作外,他又開上自己的私家車,成為義務“通勤車”司機。
每天早上,他都會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先把志愿者與護衛隊員送到指點位置,下午完成社區任務后,又把志愿者與隊員們從工作地送回居所。無論風霜雨雪,從未間斷。往返60余公里的路程上,灑滿了這名老黨員的執著與堅守。 在不久前的一次社區工作交接中,因消毒設備故障致使消毒藥水濺落,陳華會同志的眼睛受到傷染,眼部一片紅腫,堅強的他沒有一聲抱怨,在同事與社區工作人員的“強勢要求”下,他才極不情愿的稍作休息。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作為一名黨員,陳會華同志在抗疫一線,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亮麗風采與時代本色。